您所在的位置:公司首页 - 伟德BETVLCTOR1946动态

伟德BETVLCTOR1946动态

伟德BETVLCTOR1946博士沙龙第三次活动如期举行——王卓博士主讲《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研究述评》

     201168下午,伟德BETVLCTOR1946本学期第三次博士沙龙如期举行,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副教授王卓博士主讲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研究述评》,教研室副主任侯海英副教授主持了沙龙活动。伟德BETVLCTOR1946副经理李书友副教授出席了沙龙现场,经济系冯中越教授和贸易系郑兰平副教授、朱振荣副教授、李时民副教授、冯婷婷老师及国际贸易学专业部分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沙龙并参与讨论。

    王卓博士首先阐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贸易效应的内涵,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的研究也是源自西方关税同盟理论和实证的探讨。根据J. Viner1950)的关税同盟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一般分为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个方面。对于成员国,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贸易静态效应包括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部分。贸易创造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贸易规模的扩大产生于相互贸易的便利,以及由取消贸易障碍所带来的相互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从而成员国的相互贸易利益也会增加。贸易转移是指结盟后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最终,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国静态效应就取决于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正负效应作用的结果。而对于非成员国,由于未能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而遭遇了该组织的对外贸易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转移。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则体现在区域内市场扩大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加剧竞争效应和吸引外资等正效应,同时也会带来新垄断效应、阻碍技术进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负效应。在现实中,很有可能没有出现理论所描述的创造效应,而是区域外的进口主要为国内生产而不是从区域内进口替代,这种效应称之为贸易抑制效应。
    随后,王卓博士从各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模型两个层面进行了文献综述。她认为,文献综述的质量是研究人员进行选题、立项找准研究点的关键,也是决定研究议题能否得以展开深入研究的成败之关键所在,论文选题或研究的创新在于思想创新或方法创新。针对各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的文献,她归纳既往经济学家与学者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的研究后,按照研究方向及研究量的多少,提出排序依次为:① 区域内、外贸易的变化;② 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及贸易抑制效应;③ 净收益(福利);④ 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产品特征;⑤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有大小国之分;⑥ 单边贸易自由化和多边贸易自由化对于经济体的收益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机制的优化;⑦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的选择与不同方案的福利变化对比;⑧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或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区域间贸易效应及贸易协定对不同经济体(成员国或非成员国)的贸易效应;⑨ 关税变化所带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⑩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流向与发展趋势。其中,最经典的研究是关于①、②、③等方面的内容,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贸易效应的内涵研究则拓展到了④、⑤、⑥等方面的内容,而关于⑦、⑧、⑨、⑩等方面的内容则相对偏少,也更有待于在此基础上深入拓展。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模型的文献,她提出既往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主要相关模型为巴拉萨模型、引力模型、一般均衡模型、GTAP模型,其中巴拉萨模型、引力模型、一般均衡模型属于静态分析和事后分析,模型中均存在与现实不符的假设条件限制,因此得出的贸易效应相关结论难免都有局限性,而GTAP模型则比上述模型更有改进,采用了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并正向动态模型拓展,但即便如此,也仍然存在一些假设条件,尽管同以往的模型相比更趋向了经济现实,但还是摆脱不了受假设前提限制下的特定研究结论。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王卓博士提出关于对贸易效应内涵的拓展及其相应的方法探析。首先,在建立相关贸易效应模型时提高模拟研究对象经济状态的趋真性上下功夫;其次,为了实现由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的拓展,除了把握模型经济状态模拟的趋真性外,当然要在保证收集到研究对象相关变量的时间自由度上下功夫,一方面变量数据指标要尽可能地“全”,另一方面要保证变量指标的足够时间序列,这样才具备建立多国多变量动态宏观经济模型的条件;再次,在对经济政策合理模拟的基础上分析经济动向,充分发挥经济模型分析优势,与此同时既要克服对经济理论的实证分析常会陷于无效率的不足,也要克服对当前短期的经济动向或者中长期经济趋势分析与预测的不足。因此,选择合理的计量分析软件,结合变量设置的特点,本着经济学和统计学有意义的原则,按照相关计量分析软件去逐一测试找到有现实意义的结果,推导出关于贸易效应的宏观经济动态模型,这个模型不仅要能够反映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要能够体现各个变量自身的现期与前期的关系,这样就推导出有实际意义的贸易效应的相关模型。再根据既定研究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来实现政策模拟的预测功能,得出签订相关贸易协定后经济发展的预测结果,它可以相关变量指标的具体量化的变化结果来体现,如GDP、进出口贸易额等各主要相关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幅度及变化值。
    参加沙龙的老师与硕士研究生在相关贸易效应内涵的拓展及其对应的方法创新方面受到了启迪,并对此与王卓博士展开了讨论及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