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9日,伟德BETVLCTOR1946在北京裕龙大酒店召开“金融专业综合改革研讨会”,旨在为全国各高校金融专业、金融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成果的推介与交流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解决金融实业人才的供求矛盾,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改革与实践。本次会议邀请了教育部高校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对外经贸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著名高校的经理、系主任、专家教授,以及银行、证券、基金等实务界专家对我国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献计献策。研讨会分两个阶段进行,上半场由金融系主任栗书茵教授和金融工程专业李飞主任主持,下半场由金融学专业赵峰副主任主持。
伟德BETVLCTOR1946经理李宝仁教授主持开幕式,他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表示热烈欢迎,希望本次研讨会推动伟德BETVLCTOR1946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探索金融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公司副董事长李朝鲜教授代表学校向来自于教育部教指委、高校和实务界的与会专家、伟德BETVLCTOR1946的师生对学校教学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所倾注的心血及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此次金融专业综合改革研讨会对于深化公司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进程、提升公司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伟德BETVLCTOR1946李书友副经理对金融工程专业教学综合改革试点运一年来的效果做了高度评价,指出:无论是员工的精神面貌,思想状况,还是学习成绩,都在学校所有专业中属于佼佼者,表明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他也指出该模式存在不可复制以及推广难的问题,欢迎与会的各位专家的进一步探讨。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系主任王剑锋教授介绍了该校本科教学改革的原因在于:第一是对就业市场反馈意见的响应,第二是解决几个金融类专业之间边界不清晰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经验,该校最终培养方案的变化体现为:(1)学科基础必修:减少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这2门课,增加中级微观、中级宏观,最终确定为7门课;(2)专业必修课:减少金融衍生工具、银行会计等6门课,同时增加了2门新课。该校同时增加了微学分课程:金融学前沿专题(1学分)、金融学术论文写作(1学分)。经过调整,学分的具体变化为:学科必修、专业必修,节省下来9学分;信息类课程,节省2学分;人文艺术类课程,增加7学分;全校范围内选修增加7学分。该校的培养方案也是理想和现实的权衡的结果,因为该校也存在团队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不一定能达到培养方案要求等一些现实困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经理助理顾露露教授就该校金融学院的办学经验做了介绍。该校金融学院有64年的历史,现有2741名本科生,研究生830余人,博士生120余人,该校金融专业目前正在实施的是《以员工为主体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她谈到目前国内高校的本科生培养机制是“M”型的,即“进口”是一样的,但是“出口”非常宽松,该校希望将培养方案修订为“倒追机制”,以提升员工培养的质量。该校为增强员工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开设了实验课程28门,能开的双语课程高达25门,并且对全院的教师都进行了BB网络平台培训。
教育部高校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金桩教授,他同时也是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经理,介绍了该校的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特点,他将其概括为“一二三八”工程:“一”是一个核心,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包括三个理念:专业课下压,增加公共课,增加做人方面的教育。“二”是两个特色,即:第一特色是该校建有模拟银行系统,使员工在校内就可以感受到现实的银行工作场景,培养的员工一毕业就可以上岗,此外,该校把一些实践课程外包;第二个特色是民族特色,该校实行蒙汉双语教学,68门课都能双语教学,6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在内蒙古自治区居于前列。“三”是三个保障:团队保障,资金保障,政策保障,为了吸引人才,金桩教授看中的人才都是由他亲自出马,三顾茅庐请进学校。“八”是八个大工程:(1)建设自治区重点学科,(2)国家特色专业,(3)精品课程,(4)考试、考核评价工程,(5)毕业论文设计,(6)教学方法的改革,(7)微课程建设,(8)研究式教学。其中的(4)考试、考核评价工程,该校做到了期末考试无纸化,使得考试作弊现象几乎绝迹,这在发达地区的高校中都属于非常先进的考核方式。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金融系韩立岩教授,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学副经理高杰英教授、金融工程系主任王德河教授,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经理安起光教授、金融教研室主张丽华教授,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系齐海山副主任等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就各自所在学校的金融专业综合改革状况作了介绍,供大家分享经验和教训。
新时代证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武津成先生代表证券行业对人才培养提了业界的看法,他认为,金融业务发展非常快,金融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其中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对应用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日渐急迫。例如:类型职位:(1)行业研究员需要:工科+金融背景的人才,(2)投行需要:CPA+律师+金融背景的人才,纯粹的金融专业出身的人才反而并不受欢迎。此外,金融企业最为看重的三点:(1)职业化:诚信、职业道德;(2)素质化:基础素养、良好的沟通能力;(3)专业化:熟悉法律、金融、会计等知识。他提到新时代证券公司的两个探索:(1)对新毕业的老员工实施“青出蓝计划”,即先不定岗,让毕业生第一年在各个业务条线轮岗,1年后再根据个人表现以及兴趣爱好定岗;(2)对既有人才开展各式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最后,他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两点建议:(1)高校应定向增加实习基地,同时建议员工在实习时也应该制定规划,不是盲目实习,而应该有选择性的实习,从大二大三开始就选择一个方向。(2)建立企业导师制,企业导师和高校教师合作开发案例集,用案例集开展教学。
中国建设银行金安支行行长宋效军先生、兴业银行北京分行人事处长朱辉女士、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姜南林经理等业界代表也分别代表银行业和基金业发言,就所在行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特点用生动的语言和详实的案例给工商大学金融系的师生做了详细介绍。
公司金融工程专业主任李飞介绍了金融工程专业的教学综合改革的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金融学专业副主任赵峰介绍了金融学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在此基础上向各位参会代表展示了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案,最后对比了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方案和旧方案的变化,并与参会专家开展了热烈讨论。金融系新教师郭娜博士结合自身在国外的留学经历谈了英国大学人才培养的模式,并对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受到参会专家和员工的高度评价。此外,金融系的各级员工代表也上台发言,对培养计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使得本次金融专业综合改革研讨会成为“教育部、高校教师、业界代表、员工”四方参与的“立体化”的研讨会,这对于汲取各方意见,及时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深化公司金融专业综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由伟德BETVLCTOR1946书记周莉教授作总结发言,她对来自于各界的参会代表、专家、金融系的各位教师牺牲休息日来参会表示由衷地感谢,她将本次会议概括为三个关键词:知识、素质和技能,并以详实的案例、生动地讲解将三个关键词展开,赢得参会专家和员工的热烈掌声。
公司研究生部主任杨德勇教授、张正平副主任,教务处张伟副处长等学校职能部门的领导,金融系全体教师,金融学专业、金融工程专业的各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近140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